当前位置:dinopet.com生活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
雷公藤的功效与作用
2022-07-11

雷公藤又叫黄藤、黄腊藤、菜虫药、红药、水莽草等,是一种分布在我国台湾、福建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省区的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。雷公藤也是传统的中药材,因为性苦、寒,具有清热解毒、祛风通络、舒筋活血等功效,尤其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肾炎、红斑狼疮等病症具有很好的药用特点。

一、中医应用:

1、治疗麻风反应。雷公藤干根彻底去除内外两层皮,将木质部切片晒干。每用4钱,加水2500毫升,文火煎(不加盖)3~4小时,取褐色药液250毫升,早晚分服,3~4天为一疗程。曾治各型麻风反应167例(其中结核型27例,瘤型140例),均在服药2~3剂后控制症状。

2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。用雷公藤(取木质部,法同上)5钱,加水400毫升,文火煎2小时(不加盖),得药液150毫升,残渣再加水煎取100毫升,混合后早晚2次分服,7~10天为一疗程,疗程间停药2~3无治疗50例,用药1~20个疗程不等,多数为5~6个疗程。其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缓解。

3、治疗肺结核。于夏末秋初采根,洗净晒干,切碎。每31.2克雷公藤加水1000毫升,以文火煎熬,待煎至约500毫升(使每10毫升含生药0.62克)即成。开始每日3次,每次15~20毫升口服,1星期为一疗程;以后视病情与患者体质情况,剂量可略有增减,但每次给药量不宜超过10~25毫升。如服药7~10天后无明显副作用,尚可延长服药时间;但服用时间过长的应短时间停药,一般服用20~30天后停药5~7天。经治99例,多数病人服药后咳嗽、排痰、发热、哮喘等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。治程中按规定剂量服药,基本上无副作用;若体质较弱者,可有恶心、胃肠不适及畏寒怕冷等反应。

4、中毒与解毒。雷公藤是一种剧毒药物,尤其皮部毒性极大,使用时应严格剥净皮部,包括二重皮及树缝中的皮分。

二、临床应用:

1、免疫调节作用。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患者存在着多种免疫学方面的异常。经雷公藤治疗后,常有显著的疗效。验血发现,随着红斑狼疮病情的好转,血液中原先存在的免疫学异常都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。在实验室进行的体外试验,也证实雷公藤的生物碱能够抑制抗体的形成。

2、可抗肿瘤作用。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研究证明,雷公藤能抑制过快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,因此具有抗癌的作用。

3、可改善微循环。雷公藤能使血管扩张,从而增加血流量;能降低血液的粘度、改善血小板的异常聚集和粘附,从而使微循环的"血瘀"现象得以改善。

4、其它作用。经观察,雷公藤还具有抗炎的作用、杀菌作用以及解热镇痛作用等。此外,还发现,雷公藤毒苷具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。

三、药理作用:

1、抗肿瘤作用。雷公藤内酯、雷公藤内酯二醇0.1mg给小鼠,对白血病L1210、P388有抗肿瘤活性;对人鼻咽癌的ED50为10-3-10-4μg/ml。雷公藤内酯0.2、0.25mg腹腔注射,对小鼠白血病L615有明显的疗效。雷公藤内酯1×10-8mol/L,可抑制乳癌与胃癌的四个细胞MCF-7、BT-20、MKN-45、KATO-Ⅲ软琼酯集落形成,抑制率70{bf}上面,IC50为0.504-1.22μg/L。

2、有抗炎作用。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40mg灌胃,连续19天,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;80mg灌胃,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。雷公藤总甙30mg腹腔注射,抑制大鼠实验性关节肿、组胺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;20mg腹腔注射,抑制大鼠棉肉芽肿。雷公藤内酯100μg皮下注射,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用,150μg皮下注射,连续12天,对5-羟色胺所致大鼠皮肤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抑制作用;0.05-1.0μg/ml能抑制远志醇提物的溶血作用,对红细胞膜有稳定作用。

3、对免疫影响。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20、40mg,雷公藤总生物碱20、40mg灌胃,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有抑制作用,也抑制小鼠脾细胞溶血空斑形成。

4、其他作用。雷公藤多甙(GTW)16mg灌胃,连续2或5周,或10mg连续给药7周,可使雄性大鼠附睾精子成活率明显下降,畸形率上升,灌服抗生育剂量并不影响大鼠垂体-睾丸轴的内分泌功能,可能是直接作用于睾丸与附睾中精子,使其变态与成熟。雷公藤根木部煎剂2、4g灌胃,连续12天,对日本血吸虫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。

5、毒性分析。雷公藤内酯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0.8mg;腹腔注射的LD50为0.9mg。20-160μg静脉注射,连续7天,使犬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,心电图T波异常,ST段压低,160μg,使犬体重下降,心肌出现颗粒性变,肝脏灶性坏死,致死原因主要是心、肝的损害。

雷公藤的禁忌:

1、本品有一定毒副作用,孕妇忌服。

2、本品对肝肾功能有影响,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。

3、本品有大毒,内服宜慎。凡疮痒出血者慎用。

一、用法及用量:

1、内服:煎汤,去皮根木质部分15-25g;带皮根10-12g。均需文火煎1-2h。也可制成糖浆、浸膏片等。岩研粉装胶囊服,每次0.5~1.5g,每日3次。

2、外用:适量,研粉或捣烂或;或制成酊剂、软膏涂擦。敷药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,否则起泡。